弗洛伊德人格发展五个阶段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一位开创性的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包括五个关键阶段。这些阶段塑造了一个人的心理和情感发展,并影响其成年后的行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五个阶段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五个阶段
1. 口腔期(出生至 18 个月):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嘴来探索世界,通过吮吸、咀嚼和咬咬来获得满足和安慰。弗洛伊德认为,在此阶段未得到满足的婴儿可能会发展出依赖和被动攻击的倾向。
2. 期(18 个月至 3 岁):
在这个阶段,幼儿变得痴迷于控制和活动。当他们学习使用厕所时,他们会体验到力量感和自豪感,或者会变得固执和叛逆,以反抗权威。
3. 性器期(3 岁至 6 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性别异并发展出对异性父母的性冲动,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或“依恋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未能解决这些冲动的儿童可能会发展出心理问题,例如性取向问题或神经症。
4. 潜伏期(6 岁至青春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性冲动进入休眠状态。他们专注于发展技能、建立同并学习其他活动。弗洛伊德认为,潜伏期对于个人人格结构的稳定至关重要。
5. 期(青春期至成年):
在这个阶段,性冲动重新出现,并集中于异性。个体寻求亲密关系,建立家庭,并为做出贡献。弗洛伊德认为,成功实现此阶段的人会在成年时期感到满足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