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报告)

您好,今天欣欣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报告)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报告)


1、( 一) 土地利用变化基础数据的获取利用 1985 年、1995 年、2000 年和 2005 年的 TM 遥感图像,解译出鄱阳湖周边 11 个县的土地利用类型 ( 图版Ⅸ附图 6-3 至附图 6-5 和图版Ⅹ附图 6-6) 。

2、通过 ArcMap 软件的属性数据统计功能从图中提取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周长、斑块等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对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3、地类面积遥感解译结果见表 6-15。

4、表6-15 鄱阳湖地区 1985 ~2005 年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单位: hm2 ( 二)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1. 1985 ~ 2005 年间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总体变化分析比较 1985 年、1995 年、2000 年、2005 年 4 个年份中各土地利用类型可知 ( 表 6-16) ,20 年来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各类用地总的变化趋势为: 以 1998 年鄱阳湖地区实施“退田还湖,建镇”为拐点,耕地、林地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耕地总体增长了9657.7hm2,林地总体增长了7437.18hm2;居民点和工矿用地不断增加,20年总体增长了16059.43hm2;水域、未利用地先减后增;草地连年不断减少。

5、表6-16 鄱阳湖地区不同年份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 取1985年与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比较分析(表6-17),湖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变化中,有林地、低覆盖草地、城镇用地等有所增加,而水田、高覆盖草地、地等有所减少。

6、其中面积变化较大的是有林地、旱地、水田、灌木林,比例变化较大的是低覆盖草地、建设用地。

7、表6-17 鄱阳湖地区1985年与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比较 仔细分析20年间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二级类型变化可知,耕地总体变化率为6%,其中水田减少了1%,旱地面积增加了7%;林地中,有林地增加了13%,其他林地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特别是灌木林地减少近17%:草地变化的幅度,高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都在减少,而低覆盖草地有所增加,总体上呈现出减少和退化的趋势;建设用地中无论是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都在不同程度的增长;水域受水位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未利用地中地和岩石砾地在减少,沼泽地有所增加,主要受“退田还湖”及水位的影响。

8、2.1985~2005年间鄱阳湖周边11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取1985年与2005年鄱阳湖地区各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比较(表6-18)可知,耕地九江县、进贤县变化较大;林地都昌县、余干县变化较大;草地南昌县、进贤县、都昌县、余干县变化较大;水域南昌县、余干县、鄱阳县变化较大;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新建县、德安县、星子县变化较大;未利用土地九江县、湖口县、德安县变化较大。

9、变化主要集中在耕地、林地、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上,而草地、未利用地等变化幅度很大,但变化的面积并不多。

10、表6-18 鄱阳湖地区各县1985年与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比较 续表注:变化面积中“+”、“-”分别表示2005年比1985年增加或减少的面积;“变化比例”表示一种土地利用类型1985年到2005年发生变化的面积占1985年总面积的比例。

11、(三)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转移矩阵可全面而又具体地刻画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构特征与各用地类型变化的方向。

12、土地利用转化矩阵不但可以提供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当年的总面积,以及向其他地物类型转化的面积和其他地物类型向自身转化的面积,而且可以详细提供两个时相土地利用内部的转化信息,便于了解研究初期各类型土地的流失去向,以及研究期末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来源与构成。

1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 ArcView 中,运行空间分析拓展模块 Geoprocessing,通过View 菜草中 Geoprocessing Wizard 命令,执行 Intersect two themes 程序,将不同年份的两期土地利用矢量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对其属性表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发生转移 ( 流入、流出) 的土地面积。

14、为了便于比较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对鄱阳湖地区近 20 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5、1. 20 年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总体特征分析依据上述处理,得到 1985 ~2005 年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 表 6-19) 。

16、表6-19 鄱阳湖地区 1985 ~2005 年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 总的看来,鄱阳湖地区耕地主要流向是林 地 ( 1. 51% ) 、居 民 点 及 工 矿 用 地( 1. 40% ) 、水 域 ( 0. 67% ) ; 林 地主要 流 向 是 耕 地 ( 4. 34% ) 、居 民 点 及 工 矿用地( 0. 58% ) ; 草地主要流向是林地 ( 27. 41% ) 、耕地 ( 10. 63% ) ; 水域主要流向是耕地( 3. 28% ) 、未利用地 ( 0. 50% ) ;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主要流向是耕地 ( 1. 41% ) 、水域( 0. 44% ) ; 未利用地主要流向是水域 ( 0. 86% ) 。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