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池养殖技术(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

本文目录一览:

黄骨鱼养殖方法

黄骨鱼是鲿科,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下面为大家介绍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黄骨鱼池养殖技术(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黄骨鱼池养殖技术(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


黄骨鱼池养殖技术(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


池塘条件:水深1.5m以上,面积3-5亩左右,投放前需用石灰石消毒。投放密度:根据鱼种体长来决定,一般每亩投放2000尾左右。饲料投喂:可喂小杂鱼、蚯蚓等动物性饲料,配合鱼粉、菜饼等人工饲料。日常管理:保持水的清洁度,高密度养殖需增设增氧机。养殖成本:养殖一亩黄骨鱼一年的成本大约在2.5万元左右。

池塘条件

(1)黄骨鱼的成鱼养殖对池塘有一定的要求,池塘内需保证水深在1.5米以上。

(2)保证面积在3到5亩之间,池塘采用泥沙质底。

(3)塘内要排灌方便、水量充足。

(4)需要注意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1、准备养殖池:池塘底部平坦,淤泥厚约10cm并进行清塘消毒工作。2、投放鱼苗:投放鱼苗前先进行试水,确定池水安全后每亩可以投放规格为5-35g/尾的鱼苗0-5000尾。3、如何饲养:饲料配方为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以及诱食促长添加剂2-5%。4、养殖注意事项:在晴天的凌晨和中午过后,用增氧机增氧1小时,避免出现浮头现象。

一、黄骨鱼养殖技术

1、准备养殖池

(1)养殖池的底部需平坦,底部的淤泥不宜过多,厚度为10cm左右,而且为了保证黄骨鱼可以健康的成长,在投放鱼苗前需要先进行清塘消毒。

(2)首先把养殖池的水排出去,随后每亩均匀的撒入生石灰150kg并将石灰和底泥混合均匀,等待约7-10天再注入新水30cm。

(3)为了确保养殖安全,在正式投放鱼苗之前需要往水中放入小鱼进行试水,确保池水安全之后再将池塘的水位加深至2m以上,然后再投放鱼苗。

2、投放鱼苗

(1)在4月下旬,当水温稳定在10℃左右的时候便可以投放鱼苗,而且在投放前,需要用5%食盐水浴鱼体10-15分钟左右。

(2)针对规格为15-35g/尾的鱼苗,可以投放0-5000尾/亩,如果鱼苗的规格比较大,可以适当的减少投放量,同时还可以配合200尾鲢鱼、鳙鱼种。

3、如何饲养

(1)饲料配方为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以及诱食促长添加剂2-5%,要求鱼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35-45%,粗脂肪含量在5-8%。

(2)以“四定”为投喂原则,即定位、定时、定质、定量,并根据水温、天气、鱼苗规格等因素合理的调整日投喂量。

4、养殖注意事项

(1)及时为黄骨鱼进行增氧,在晴天的凌晨和中午过后,可以开启增氧机增氧1小时。

(2)在遇到了一些不良天气,比如阴雨、打雷、闷热等天气可以提前开启增氧机进行增氧,避免黄骨鱼出现浮头现象。

(3)养殖水的碱性不能过强,因此在使用生石灰的时候,用量不宜超过20g/立方米。

二、养黄骨鱼对水质有没有要求

1、要求

(1)在养殖黄骨鱼的时候,对于水质有要求,要求水体的透明度在35cm以上,水质干净洁净。

(2)同时要求水质偏碱性,水体的PH值以在7-8.5为宜,水温一般需要在25-28℃。

2、如何管理水质

(1)根据季节、温度合理的换水,比如在5-6月的时候,可以每月注水换水1次,每次换新水30cm。

(2)进入6-9月之后,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15cm左右,把水深保持在1.2-1.5m。

1、池塘条件:选择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水源充足的池塘,池塘面积要达到2-5亩,进水口和排水口要建设拦鱼设施。

2、准备工作:放苗前半个月,排干池水并用晶体+生石灰清塘消毒,然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进行培水。

3、鱼苗放养:池塘内出现浮游生物后,投放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夏花苗,投放密度根据饲养水平而定。

4、管理:做好喂食、调水、消毒、增氧、防病等工作。

一、池塘条件

1、选择排注方便、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淤泥厚度为10-20厘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池塘面积要达到2-5亩,水深要达到1.5-1.8米。

2、池水的透明度要超过35厘米,水体以常年有流动的活水为宜。

3、进水口、排水口要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通常可使用30目的筛绢网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池塘。

二、准备工作

1、放苗前15天,将池水排干并亩施晶体1.5公斤+生石灰125-150公斤,这样可灭杀病原生物。

2、生石灰撒入池底后要将其耙匀,使池底泥土与石灰充分混合。清塘消毒7-10天且池底已经过充分曝晒后,注入优质的养殖用水,注水深度为0.8米左右。

3、注水后,亩施200公斤充分发酵的鸡粪或牛粪。施肥7-10天后,当看到池塘内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时便可开始放苗。

三、鱼苗放养

1、于当年4月份下旬至6月份投放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夏花苗,投放前可用3%食盐水将鱼苗浸洗15分钟,投放时水温需稳定处于10℃左右。

2、规格为2-4厘米的夏花苗,投放数量为15000-20000尾/亩,也可以根据池塘条件、个人养殖水平、饵料的丰富程度等条件来决定投放密度。

3、放苗1周后,对每亩池塘投放200尾鲢鳙鱼苗(规格为20厘米左右),这样可起到调节水质的效果。

4、主养黄骨鱼,每亩池塘可放养0-5000尾规格为15-35克/尾的鱼种,规格较大时可适当稀放,同时可搭配鲢鱼、鳙鱼种200尾左右。

5、混养其他鱼类时,可将黄骨鱼套养在其他养殖池中,对于规格超过30克/尾的黄骨鱼,每亩池塘可套养100-150尾。

四、饲料投喂

1、夏花苗入池后的前1周会捕食浮游生物,放苗1周再经过3-5天后开始训食,比如将10%的鳗鱼饲料、甲鱼饲料、青蛙饲料等配合料拌入新鲜的野杂鱼肉糜中,制成面团状再投喂。

2、池塘旁边可设置4-6个用细网布制做的饲料台(设置于水深50厘米处),每个饲料台的大小为1米×1米。

3、每天早上7-8点、晚上6-8点分别投喂1次,其中早上的投喂量占1/3,晚上的投喂量占2/3,投喂时可直接将人工肉糜放在饲料台上。

4、训食10天后,将饵料撤到池中1-2个饲料台上。若夏花苗已经被人工驯化,可在下池后直接将饲料放置在池内的1-2个饲料台上。当黄骨鱼的体长超过5厘米后,在肉糜中添加20-30%植物性饲料。

5、根据鱼的体重、池水的温度来决定日投喂量,当水温下降至20℃以下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当水温超过20℃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4-6%。

6、10月份以后,黄骨鱼的体重随着气温下降而增加,此时每天依然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

五、日常管理

1、育苗前期,将池水深度保持在70-80厘米,之后随着水温的升高调整水深。

2、控制池水的肥度,将水质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按时注入新水,通常可每隔10-15天注水1次。

3、5-6月份可以每月换水1次,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左右;7-9月份可以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注入新水15厘米左右,全年将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

4、每隔15天亩用10公斤生石灰进行1次全池泼洒(化水泼洒),每个月按时用等杀菌物进行1次水体消毒。

5、每个月投喂1次饵,在每公斤饲料中拌入0.6克四环素,每天饲喂1次,连喂3天。

6、对每个池塘配备1台1.54千瓦的增氧机,根据天气、水质等情况合理的开机增氧,晴天可在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阴雨天、闷热天气应提前增氧,增加开机的次数与时间,确保水体中的溶氧含量超过3毫克/升。

7、定时巡塘,检查鱼群的采食、活动、生长等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对症处理。平时应尽量避免让行人、兽类进入养殖区,防止鱼群受惊后出现应激反应。

六、鱼病防治

1、预防为主,定期对饲料、水体、活饵进行消毒,并适当投放饵。

2、预防肠炎,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食盐或蒜汁,发病后可全池泼洒,同时可投喂磺胺胍饵,连用5天。

3、黄骨鱼患上出血性水肿病后,可全池泼洒强氯精或,连用3天,同时拌料使用四环素,连喂5天。

4、黄骨鱼对硫酸铜、、等物较敏感,使用时要谨慎。

七、适时捕捞

对于2.5-3厘米的苗种,经过8-18个月的专塘精养,当个体的规格达到150-400克/尾时,即可捕捞上市。

1、干塘捕捞

(1)将池水排至只剩0.1-0.2米,然后下塘捕捞,捕捞时要使用抄网,避免被黄骨鱼的硬刺扎伤双手,待饲养池中大部分的鱼都被捕捞起来后,即可完全排干池水,捕起剩余的黄骨鱼。

(2)需注意,排水时若采用涵管,应注意检查涵管的防逃设施,以防拦鱼栅出现破损而导致黄骨鱼外逃。若用泵抽水,则需用网片将泵稍作包裹,以防黄骨鱼进入泵中。

2、拉网捕捞

采用网目规格适宜的拉网,在饲养池中来回拉2-3次即可拉起池中80%以上的黄骨鱼。

3、刺网、撒网捕捞

使用刺网、撒网进行捕捞时,黄骨鱼的上网率较高,但该方法的使用率却比较低,原因是黄骨鱼的个体较小,且胸鳍、背鳍硬刺的两侧着生小齿,起网收鱼时比较麻烦。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有哪些?

黄骨鱼是鲿科,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下面为大家介绍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池塘条件:水深1.5m以上,面积3-5亩左右,投放前需用石灰石消毒。投放密度:根据鱼种体长来决定,一般每亩投放2000尾左右。饲料投喂:可喂小杂鱼、蚯蚓等动物性饲料,配合鱼粉、菜饼等人工饲料。日常管理:保持水的清洁度,高密度养殖需增设增氧机。养殖成本:养殖一亩黄骨鱼一年的成本大约在2.5万元左右。

池塘条件

(1)黄骨鱼的成鱼养殖对池塘有一定的要求,池塘内需保证水深在1.5米以上。

(2)保证面积在3到5亩之间,池塘采用泥沙质底。

(3)塘内要排灌方便、水量充足。

(4)需要注意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黄骨鱼养殖技术,对水质有没有要求

黄骨鱼是鲿科,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下面为大家介绍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池塘条件:水深1.5m以上,面积3-5亩左右,投放前需用石灰石消毒。投放密度:根据鱼种体长来决定,一般每亩投放2000尾左右。饲料投喂:可喂小杂鱼、蚯蚓等动物性饲料,配合鱼粉、菜饼等人工饲料。日常管理:保持水的清洁度,高密度养殖需增设增氧机。养殖成本:养殖一亩黄骨鱼一年的成本大约在2.5万元左右。

池塘条件

(1)黄骨鱼的成鱼养殖对池塘有一定的要求,池塘内需保证水深在1.5米以上。

(2)保证面积在3到5亩之间,池塘采用泥沙质底。

(3)塘内要排灌方便、水量充足。

(4)需要注意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1、准备养殖池:池塘底部平坦,淤泥厚约10cm并进行清塘消毒工作。2、投放鱼苗:投放鱼苗前先进行试水,确定池水安全后每亩可以投放规格为5-35g/尾的鱼苗0-5000尾。3、如何饲养:饲料配方为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以及诱食促长添加剂2-5%。4、养殖注意事项:在晴天的凌晨和中午过后,用增氧机增氧1小时,避免出现浮头现象。

一、黄骨鱼养殖技术

1、准备养殖池

(1)养殖池的底部需平坦,底部的淤泥不宜过多,厚度为10cm左右,而且为了保证黄骨鱼可以健康的成长,在投放鱼苗前需要先进行清塘消毒。

(2)首先把养殖池的水排出去,随后每亩均匀的撒入生石灰150kg并将石灰和底泥混合均匀,等待约7-10天再注入新水30cm。

(3)为了确保养殖安全,在正式投放鱼苗之前需要往水中放入小鱼进行试水,确保池水安全之后再将池塘的水位加深至2m以上,然后再投放鱼苗。

2、投放鱼苗

(1)在4月下旬,当水温稳定在10℃左右的时候便可以投放鱼苗,而且在投放前,需要用5%食盐水浴鱼体10-15分钟左右。

(2)针对规格为15-35g/尾的鱼苗,可以投放0-5000尾/亩,如果鱼苗的规格比较大,可以适当的减少投放量,同时还可以配合200尾鲢鱼、鳙鱼种。

3、如何饲养

(1)饲料配方为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以及诱食促长添加剂2-5%,要求鱼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35-45%,粗脂肪含量在5-8%。

(2)以“四定”为投喂原则,即定位、定时、定质、定量,并根据水温、天气、鱼苗规格等因素合理的调整日投喂量。

4、养殖注意事项

(1)及时为黄骨鱼进行增氧,在晴天的凌晨和中午过后,可以开启增氧机增氧1小时。

(2)在遇到了一些不良天气,比如阴雨、打雷、闷热等天气可以提前开启增氧机进行增氧,避免黄骨鱼出现浮头现象。

(3)养殖水的碱性不能过强,因此在使用生石灰的时候,用量不宜超过20g/立方米。

二、养黄骨鱼对水质有没有要求

1、要求

(1)在养殖黄骨鱼的时候,对于水质有要求,要求水体的透明度在35cm以上,水质干净洁净。

(2)同时要求水质偏碱性,水体的PH值以在7-8.5为宜,水温一般需要在25-28℃。

2、如何管理水质

(1)根据季节、温度合理的换水,比如在5-6月的时候,可以每月注水换水1次,每次换新水30cm。

(2)进入6-9月之后,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15cm左右,把水深保持在1.2-1.5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