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蘑菇的方案是什么样的_种植蘑菇最简单的方法视频
蘑菇菌种制作
3、培养料的堆制和发酵 用于栽培蘑菇的培养料是先通过粪草的堆制和各类微生物共同参与活动的结果,所以培养料的堆制过程也就是发酵的过程。堆料一开始,各类微生物的消长就有秩序的进行着。先是一些中温性的微生物如细菌、藻状菌等的活动,它们适应的温度范围在20~38℃利用 堆料中简单的有机物,分解果胶质等(不分解纤维素),并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温发展一个产品要了解和掌握其市场信息,不能凭空想象。要了解市场上哪一种品种今年会走俏,哪一种品种适合在当地销售,投入有多大、产生的效益如何、技术能不能接受等。靠“自产自销”的思路来发展食用菌是不行的,可以考虑找一家有实力、技术过硬、信誉度好、可靠的单位与其联手或签约合同,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单位来销售。必须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方式来发展食用菌,由公司提供技术、新品种和市场,通过基地来生产,跟销售方签订合同,带动农民一家一户生产,才能把食用菌生产风险降到度逐渐升高,这种热称为生物热。蘑菇菌种制作方法: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
种植蘑菇的方案是什么样的_种植蘑菇最简单的方法视频
种植蘑菇的方案是什么样的_种植蘑菇最简单的方法视频
种植蘑菇的方案是什么样的_种植蘑菇最简单的方法视频
1、制作方法:制作菌种首先要制作母种,母种也就是一级种。因处于保存期的大球盖菇母种,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需进行复壮。
2、原种制作:所谓的原种也就是蘑菇的二级种,是用来接种制作栽培种。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较为缓慢,是常规的原种制作方法,当大球盖菇菌丝在培养料中生长到一定程度,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甚至停止生长,这样即使是3~4个月也不能长满菌瓶。
甚至会导致菌丝老化失去活性,影响了原种的质量。制作菌种的时候通常采用摇瓶的方法来菌丝的生长,提高菌丝的密度。这样处理后一般原种制作整个过程只需20天左右即可。
抖动菌瓶,使原种均匀分布到培养料中,这样每个原种菌块都成为一个萌发点,一瓶原种至多可接种30个菌瓶,这样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杂菌的生长,提高栽培种的质量。
蘑菇菌种培养基制作
制作培育基需要用到土豆,其实就是提取土豆的营养,方法是将土豆切碎,加水煮烂,经过半个小时不断的蒸煮,用玻璃杯搅拌,再用四层纱布过滤,除去滤渣,得到土豆的营养液。
然后加入葡萄糖、琼脂、硫酸镁、磷酸二氢钾、蛋白胨,继续加热搅拌溶解,冷却后加水补至1000ml,分装锥形瓶中,加塞,并用纱布包扎封口,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冷却后贮存备用。
蘑菇种植的配方 蘑菇种植过程中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每次种植蘑菇时,不要将它放在阳光下养殖,如果温度过高时,在四周喷洒水增加空气的湿润度,每隔1~3天浇一次水,不需要给蘑菇施肥,这样才能促使蘑菇生长的更好。1、培养料的种类 蘑菇的培养料主要有粪草培养料、合成培养料和半合成培养料三种。应用最普遍的是粪草培养料。其基本的原料有下列几种:
2、选择菌种①秸秆类 稻草、麦秆是栽培蘑菇的主要原料。此外,玉米秆、甘蔗渣、油菜壳和豆科作物的茎秆等都可作为堆制培养料的原材料,但要足干和无霉烂,已经变质的不能采用。稻草以糯稻草和杂交水稻草为,常规稻的晚稻草其次,早稻草质量较。大麦杆和稻草养分充足,腐熟容易。小麦秆、甘蔗渣质硬,不易腐熟,但通气性好。堆料时通常将稻草和麦秆混合使用的培养料比使用单一草料的质量较好。加以稻草和小麦秆混合使用,应先把小麦秆和粪肥先堆一星期后,再堆稻草。
②粪肥 主要为马、牛、猪的粪便及人粪尿等。马粪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富有弹性,保温、保水性能好。堆料时发效快,温度高,腐熟性好,是栽培蘑菇的好材料,但来源不多。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来源比较充足的猪、牛粪。猪粪性冷,较高,牛粪性热,较低,两者混合使用,可以互相弥补,使培养料养分足,肥效长。牛粪质粘,湿粪堆料,形成粪块,不易打散,故宜晒干敲碎后使用。目前由于蘑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猪、牛粪也供不应求,以人粪尿来代替部分猪、牛粪已有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羊、兔、鸡、鸭等的粪便, 都可用来堆制培养料栽培蘑菇。
③添加料 堆料中常加部分饼肥、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石灰、石膏等,以增加培养料的养分和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如调节酸碱度,防止培养料发粘和氮素损失,以及消毒杀菌作用(如石灰)。
2、 培养料的配方 培养料的配方是根据蘑菇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要求(包括一定的碳氮比),进行合理搭配的成分。常用的培养料配比有以下几种:
①粪草培养料 是以稻草、麦秆和粪肥为主要材料,附加少量的添加料堆制而成的。粪草的比例有6:4、5:5和4:6 等不一。一般每一百平方米的栽培面积,需要粪草干重3,500~4,500公斤,可参照表8的配比进行备料。
②半合成培养料 主要是增加草料,减少粪料,适当增 加些添加料堆制而成。
③合成培养料 只有稻秆类和添加料为原料,不用粪肥。
当温度升到40~50℃时,一些耐温性微生物如腐植霉等真菌,开始活动;它们能分解堆料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当温度继续升高到50~60℃时,一些嗜热性微生物;主要是嗜热放线菌包括链霉菌、嗜热单孢菌和无芽孢的单孢杆菌等进行活动,它们也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利用了堆料中游离的糖分和固定了游离氨,同时所产生的抗菌素有抑制其它杂菌生长的作用。所以培养料经过堆制和发酵可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一是创造一个适于蘑菇生长而不适于其他杂菌生长的环境。即无害化的培养料;二是由嗜热放线菌所产生的多糖类、微生物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硫脸素、烟酸等)及生物激素等,可供蘑菇直接利用或蘑菇菌丝的生长。
①堆料时间和方法 培养料的堆制一般是在当地适宜播种期前一个月进行。具体做法是在堆料前一天,将稻草(或麦秆)用水浸泡,牛粪敲碎用尿水调湿,先在地面上铺一层宽2米,厚20厘米,其长度不限的草料,然后铺上一层5~6厘米厚的粪肥,粪草都要铺平,这样一层草一层粪,依次堆积,直至堆高1.5米为止。堆的四周上下基本垂直或略成梯形,堆顶成龟背形。堆料时,要边堆边分层适当浇水,水要浇在草上。堆后于顶部盖上草或塑料薄膜,以防雨淋日晒,养分散失。一般在堆后次日,堆基四周会有少量水分流出。
②翻堆 翻堆的目的是可使培养料发酵均匀,散除堆中臭气,并结合调节水分。通常翻堆4~5次。
次翻堆是在堆料后6~7天、当温度高达70~80℃, 开始下降时即可进行。翻堆时要将下面的粪草翻到上面,四周的翻到中间,并充分抖松拌和。添加料中的氮肥如硫酸铵、人粪尿、尿素等应在堆料或次翻堆时加入,以供堆料中的微生物利用。如添加太迟,微生物利用不完全,进料时,游离态氨太浓,不利蘑菇菌丝生长。过磷酸钙于次翻堆时加入,对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固定氮素也是十分有益的。次翻堆要浇足水,一般以用手紧握粪草指间能滴出6~7滴水为宜。第二次翻堆是在次翻堆后的5~6天进行。这次翻堆要均匀加入石膏粉以调节培养料的理化性,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增加硫、钙等成分。当第二次翻堆时,粪草已初步腐熟,容易吸水,加水时不宜过多,以防培养料变黑、发臭和堆温不高。湿度以手紧握培养料能滴出2-3滴水为宜。
以后隔4~5天、3~4天翻第三次、第四次以至第五次。 每次翻堆相隔时间掌握由长而短,依次递减。水分的调节控制先湿后干,一次翻堆,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为65%,即以手握紧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滴而又滴不下为宜。并要求在一两次翻堆时调节好。在一次翻堆时每百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培养料中加入1.5公斤和0.25公斤敌敌畏,用塑料薄膜盖严以杀灭堆料中的杂菌和害虫。
蘑菇的种植方法,快快!
种植蘑菇需要一定的技术。没有很简单的方式。只有细心,有耐力才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味的追求简单是不可能获得好的效益的。如何种植蘑菇
(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 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加入麦粒体积1/4左右的锯末发酵料,然后加人生石灰,将pH值调至7.5~8。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后接入菌种。现在由于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好,从事生产的农户越来越多。究竟怎样才能种植好食用菌,记者采访了有关农业专家。
食用菌是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是三分栽培七分管理,要用科学的态度来指导发展食用菌,没有成熟、过硬的技术,想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肯定不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降低市场风险,一是选择营养价值高、无霉烂的原料作为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料。二是适时栽培。如果夏季栽培秋冬季品种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种同样不行,迟栽也不行。三是选择优质、高产的菌种。俗话说“好种出好苗”,没有好的菌种就达不到好的产量。四是提高产品质量。做到适时采摘。食用菌生长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后期大量的孢子已经分生、老化,重量和品质都会下降。据了解,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大部分采收都在后期,同时有些从事食用菌销售的商贩还加些水,但消费者对此不清楚,买回去后烹饪,出现大量的水,一点鲜味也没有,逐渐地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就不再购买。还要注意增加室内通风和湿度,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如何用牛粪种植蘑菇,及如何发酵,及如何选种子?
答:双孢蘑菇牛粪、锯末堆料发酵制种
传统的双孢菇制种技术成本高,偏低,菌丝不易长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种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们采用了牛粪、锯末堆料发酵技术进行双孢菇制种,制母种的达99.9%,制原种的达98.1%.制栽培种的93.2%。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0.3%的碳酸氢铵、2%的磷酸二氢钾、约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匀后,pH值为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68%~70%。然后建高1米、宽1.2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计。当温度上升到75℃左右时进行次翻堆(时间约为10 天)。每次翻堆前,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在发酵过程中,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4~5次,时间间隔为10、9、8、7天。若时间来不及,可翻堆3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办法:
(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若温度能升到60℃以上,则不必调节。
种蘑菇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种植蘑菇需要一定的技术。没有很简单的方式。只有细心,有耐力才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味的追求简单是不可能获得好的效益的。你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网,哪里有很多种植蘑菇的视频,你可以看一下。种植蘑菇的条件表现在土壤、温度、水分以及酸碱度等方面,在栽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麸皮、白糖、木屑、腐殖土等混合配制基土,也可以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三十度左右,还可以定期为蘑菇喷洒水分,使其更好的生长。
种植蘑菇有什么条件 蘑菇对环境要求并不高,它一般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蘑菇。不过还是在春季3月时播种,春季是多雨的季节,空气环境比较湿润,这个时间段种植成活率。 1、种植土壤
蘑菇适合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在菌丝繁殖的过程中,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三十五度左右,在菌菇生长的过程中,则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二十八度左右,让蘑菇可以顺利的长出。
3、充足水分
蘑菇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定期为蘑菇喷洒水分,保证基土中的含水量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同时也需要向环境中喷洒水分,保持环境的湿润。
4、酸碱度
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种植蘑菇。
蘑菇适合生长在营养肥沃的土壤中,栽种蘑菇时,需要为其配置营养均衡的土壤。首先需要准备麦麸、木屑、白糖、清水、腐殖土等材料,并将其混合在一起,达到土壤可以成形且不出水的效果即可。选地搭棚
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字三角棚,而不使用2、环境温度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宅添乐「阳台盆栽蘑菇」最简单的方法
种植方法及种植视频
蘑菇怎么种植
栽培方法:蘑菇很多人都喜欢吃,那么蘑菇怎么种植呢,蘑菇可一年四季种植,首先需要准备蘑菇的菌种,还要准备土质疏松、肥沃度高的土壤,种植后保持土壤、空气的湿润度,避免在阳光下养殖,这样在一周左右就可长出蘑菇。
蘑菇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杂菌长出,争夺养分,所以在养殖蘑菇的过程中,需要将土壤的酸碱性控制在七以上,为蘑菇提供一个偏碱性的环境,使其有足够的营养用于生长。1、种植时间
蘑菇一般都是依靠菌种种植的,而且它的品种繁多,每次种植蘑菇时首先要选择好的合适的菌种,可以用通用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进行发酵,也可以直接购买蘑菇的菌种种植。
3、土壤需求
蘑菇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它喜欢生长在土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肥沃度高的土壤里,主要以蘑菇土为主,当中适量的添加点腐殖土、田园土里作为种植蘑菇的基质。
4、菌种种植
我们将准备好的蘑菇菌种种植在土壤里,还要喷洒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度,铺盖一层塑料薄膜或旧报纸,之后再喷洒一次水分,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就会加快蘑菇的生长速度,菌种大概会在一周左右后生长出来。
5、种植后管理
6、采摘要点
蘑菇的菌种种植土壤里后,等待蘑菇幼苗生长出来,可每隔一周采摘一次,每次采摘时不要采摘幼小的蘑菇,采摘比较大点的蘑菇,这样才能使蘑菇不断生长,可反复的采摘蘑菇。
蘑菇是怎么种植的 蘑菇是如何种植的
3、蘑菇很可能会发生白色腐烂,或者被菇蝇所伤。所以日常养护要注意保持通风,并及时喷洒相应的物。蘑菇一般都是依靠菌种种植的,并且种类很多,所以在种植蘑菇时,必须要挑选出最适合的菌种。可以用普通面粉和水混合,然后混合在一起进行发酵,或者是直接购买菌种来种植。1、蘑菇对土壤的要求很高,需要在在疏松、透气、排水好、肥沃的地方生长。加入一些腐殖土和田园土,作为培养菌类的材料。我们先把准备好的蘑菇种在土中,然后用水浇透,然后用塑料布或者旧报纸覆盖,然后浇上一次水,将温度控制在25℃,这样可以加速蘑菇的生长,大约一个星期后就能成熟。
3、栽培种制作:用于栽培种制作的配方、培养料、容器与原种制作相同。为菌丝的生长,也需对菌瓶进行抖动处理。选取长满瓶、生长茂盛、无污染的菌种,在无菌环境下,用接种工具将原种搅拌使其散开,再用接种铲将原种接种至装有培养料的菌瓶中。2、蘑菇的生长环境为24℃,要每隔两到三天给这些蘑菇浇水,以保证土壤的湿度,保证它们的正常生长。另外,蘑菇对太阳光非常敏感,在光照条件下就不能再生长了,所以把光隔绝在外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