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_初三数学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

中考必做的36道压轴题 中考数学九种题型归纳

中考数学是考生中难度的一个科目,掌握好一些中考的必考题型对于中考的发挥至关重要。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中考必做的一些经典题型归纳,供参考!

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_初三数学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_初三数学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


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_初三数学中考计算题专项训练


中考必做经典题型包括哪些 一、计算题:

科学计数法、倒数相反数、简单概率运算、三视图求原图面积、三角形(相似、全等、内角外交关系)、统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二次函数(顶点、对称轴、表达式)、函数图像关系

二、填空题:

因式分解、二次函数解析式求解、三角形(相似、周长面积计算)、坐标(坐标点运动规律)、直线和反比例函数图像问题

三、解答题:

次方、开方、三角函数、次幂(0次、-1次)计算;

求解不等式组;

分式、多项式化简(整体代入方法求值);

方程组求解;

几何图形中证明三角形边相等;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四、解答题

四边形边长、周长、面积求解;

圆相关问题(切割线、圆周角、圆心角);

统计图;

在数轴中求三角形面积;

五、解答题

二次函数(解析式、直线方程);

圆与直线关系;

三角形角度相关计算。

中考压轴题九大题型全归纳 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线段与角的计算和证明,一般来说难度不会很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后面的路子自己就“通”了。

2.图形位置关系

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

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的。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

5.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这类题目本身并不会太难,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作为一道中档次题目来考察考生对于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掌握。所以在中考中面对这类问题,一定要做到避免失分。

6.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在中考中,有一类题目说难不难,说不难又难,有的时候三两下就有了思路,有的时候苦思冥想很久也没有想法,这就是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方程可以说是初中数学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也是中考中必考内容。从近年来的中考来看,结合时事热点考的比较多,所以还需要考生有一些生活经验。实际考试中,这类题目几乎要么得全分,要么一分不得,但是也就那么几种题型,所以考生只需多练多掌握各个题类,总结出一些定式,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7.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

整体说来,代几综合题大概有两个侧重,个是侧重几何方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代数知识来考察。而另一个则是侧重代数方面,几何性质只是一个引入点,更多的考察了考生的计算功夫。但是这两种侧重也没有很严格的分野,很多题型都很类似。其中通过图中已给几何图形构建函数是重点考察对象。做这类题时一定要有“减少复杂性”“增大灵活性”的主体思想。

8.几何图形的归纳、猜想问题

中考加大了对考生归纳,总结,猜想这方面能力的考察,但是由于数列的系统知识要到高中才会正式考察,所以大多放在填空压轴题来出。对于这类归纳总结问题来说,思考的方法是比较重要的。

9.阅读理解问题

如今中考题型越来越活,阅读理解题出现在数学当中就是一个亮点。阅读理解往往是先给一个材料,或介绍一个超纲的知识,或给出针对某一种题目的解法,然后再给条件出题。对于这种题来说,如果考生为求快速而完全无视阅读材料而直接去做题的话,往往浪费大量时间也没有思路,得不偿失。所以如何读懂题以及如何利用题就成为了关键。

求初三上化学计算题30道,要有计算过程将就复习,中考来临了,真诚的求学。

2010.浙江台州)38.(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致命毒气,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氢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得H2S,同时生成FeS04。

(1)在右图中,应选用图 作为制取H2S的装置。

(2)收集H2S气体时,应从C装置中的 导管进入,对产生尾气的处理方法

是: 。

(3)实验室若制取6.8克的气体,理论上需要多少克20%的硫酸溶液?

38.(1)B

(2)a 用水吸收(或用碱溶液吸收,如或石灰水等)

(3)解法一:设需要20%硫酸溶液的质量为X克

H2 S04 +FeS =H2S↑++FeS04

98 34

20%X 6.8克

答,需要20%硫酸溶液质量为98克

求初中数学计算题(纯计算题)

1.某种钾肥样品,其成分为碳酸钾、硫酸钾及少量不含钾元素的难溶性杂质。为测定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0 g该样品溶于水,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滤液;

②将溶液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逐滴加入到滤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24.5 g ;

③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称得所得白色固体质量为11.2 g 。

请你依据甲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3)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甲同学第②步反应后溶液的pH,结果溶液pH大于7。你认为甲同学测得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实际数值________(填“大”、“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设样品中K2CO3 的质量为x

K2CO3 +H2SO4====K2SO4+ CO2 ↑+H2O (1分)

138 98

x 24.5 g×20%

138∶98=x∶24.5 g×20% (1分)

x=6.9 g (1分)

(2) 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2% (2分)

(3)偏小 蒸干后得到的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钾而质量偏小(1分)(本题共6分

2.前进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测定由氯化钠和硫酸钠形成混合物的组成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20g混合物全部溶于水,将得到的溶液等分为4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未知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二份

第三份

第四份

加入溶液质量(g)

15

20

25

30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g)

1.40

1.86

2.33

2.33

若有关的化学反应为:Na2SO4+BaCl2=BaSO4↓+2NaCl,请计算:

(1)据表可推知:表中第 份中,BaCl2 被反应完,而 Na2SO4 有剩余。

(2)未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到小数点后一位)

3..(NH4NO3)简称硝铵,为白色晶体,吸湿性强,容易结块,贮存应注意阴凉干燥;硝铵能助燃,高温易发生爆炸,所以不能将它和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以免发生爆炸。

请计算:

(1)硝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硝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硝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8分)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取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的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

140

16

240

12

340

10

440

10

求:(1)20g此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

(2)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3)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5分)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项目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20

20

4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8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4

0.4

0.4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某NaOH固体中含有Na2CO3。老师安排小组做除去NaOH溶液中Na2CO3的实验。第二、第三小组同学做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

Ⅰ。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为了除去溶液中的Na2CO3杂质,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试剂进行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 理由是 。

甲:适量稀盐酸。乙:适量Ba(OH)2溶液。丙:适量CaCl2溶液。

Ⅱ。第二小组利用左下图装置测定NaOH和Na2CO3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用电子天平称量数据如下表:

称 量 项 目

质量(g)

NaOH和Na2CO3

9.30

锥形瓶质量

41.2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过量)

141.2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Na2CO3后,次称量的质量

148.5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Na2CO3后,第二次称量的质量

148.30

锥形瓶+稀盐酸质量+全部NaOH和Na2CO3后,第三次称量的质量

148.30

(1)写出固体混合物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9.常温下,在2.Og盐酸和硫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7.1%的溶液。当碱液滴加至20g,硫酸钡沉淀达到值:当碱液加至60g时,溶液PH=7求:

(1)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2)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9.(5 分〉解 :(1)设原混合物中硫酸的质量为 x

H2SO4+Ba(OH)2=BaS04↓+2H20

98 171

x 2Ogx171%

98:171=x:2Ogxl7.1%

. x=196g

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1-1.9662Ogx=9.8J%〈 2 分〉

(2). 设 pH=7 时 , 溶液中溶质 BaCl2 的质量为 y

2HCl+Ba(OH)2= BaCl2+2H20

171 208

(6Og -2Og) × 17.1% y

171:208=(6Og-2Og) × 17.1%:y

y=8.32g (3 分 )

28.(6分)小亮和小欢同学对铜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进行

探究:

⑴小欢取16g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丝表面变成

黑色,则黑色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⑵小欢把加热后的铜丝A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发现

黑色物质B全部溶解,得到红色物质C。将C洗涤、干燥,称得质量为9.6g。则B与C得质量比为_______;

⑶小亮认为还可测出稀硫酸得质量分数。以下是他的测定方法:

每次取16g铜丝,加热后质量为m1,逐滴加入稀硫酸与其反应,使黑色固体还有剩余。取出剩余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m2,并由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硫酸质量m3。

小亮经三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计算出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

质量

实验

m1(g)

m2(g)

m3(g)

第1次

17

13

10

第2次

19

11

20

第3次

22

640

小欢发现,上述3次实验中,第________次数据是错误的。请通过简单计算说明错误的原因。

已经是初三了,计算就加减乘除,相信你的孩子已经会了,初中数学就函数和几何两大方面,而且初中没什么纯计算题的,我觉得你孩子可能是不够细心,(要不这个原因那就有点麻烦,加减乘除不过关,更可惜到现在才发现),还有学习很讲究方法,很多人以为只要勤奋就行,但勤奋得有个方向,对吧,还有半年多就升高中了,买什么资料书啊什么买练习题给他做,更多是给他增加压力没多大用用处,我也刚过来不久,这点我是非常清楚的,能把老师发的题,试卷,资料做完,那是很厉害的了(我估计没人)

建议1弄清楚你孩子计算题总爱出错的原因,是否真在加减乘除方面有问题,(因为初中的计算是很简单的,主要是方法,思路,)

2.让他尽早进入复习状态,买题出题给他做这个我就建议不要了,因为初三总有做不完的试卷,在做试卷的过程中,计算能力肯定能提高,而且做多了,不但计算能力提高,对各种题型也熟悉了,考起试来就得心应手了

好啦其他不多说了

我记得以前学书法的时候刚开始用没用的纸来练字,一直进步不大,后来老师让我妈咪给我买专业练字的好纸,每天练习的量没有变,但是我确实进步了,我妈问老师为什么换了好纸就进步了,老师说是因为以前我用的纸就会一直用一种不认真的态度去练习,没有全神贯注,总以为是随便写写,但是如果用了好纸就不一样了,孩子看到干干净净的纸张,自然也就认真了,所以练字的时候自然也投入得多了。

我想您的孩子估计和我小的时候练字不多,其实可以用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去激发他,让他字做题的时候能够认真起来,比如和他打个,要是都对了带他去哪里玩,或者他喜欢吃的东西,类似的,让他在做题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一点一点的去改掉马虎的毛病。

这个好办,我正要做这方面的专题,做好后可以给你一份。

另外,孩子爱出错,一般不是只有做题才能解决的,得将就一些方法。

你好!我是从初三过来的,我想和你说这样求是很难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有太多题目,毕竟储存有限,题目最多的地方肯定是学校咯!毕竟学校是学习园地,肯定储存很多的中考试题,难题,特殊题等等!你可以去学校,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找几份,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计算题总出错?能问下是哪类的么,也许不一定是计算题出错,是式子中有问题,初三时候的题目不怎么有计算很麻烦的题,都是思考题。

初三计算题?买题不就可以了。到处都有卖书的。 不要做太多。就练一练会了就可以。粗心说到底还是不扎实。

初中的数学不难 多做些题目也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就好 辅导书多买点。别舍不得钱

初三数学计算题集

做一道中考物理计算题

(1)p=u2/r,p=12w,u=12v,r=12欧,w=pt=u2/rt=12w60s=720j

(2)2灯泡串联等流分压i=u/r1+r2,u=12v,r1=r2=12欧,i=0.5A,u1=ir1=6v

(3)同上,p总=iu总,i=0.5A,u总=12v,p总=6w

(4)此时流过灯丝的实际电流小于其额定电流,功率同理,所以使用寿命长

(1)灯泡的电阻是12欧,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是0.2wh。(2)6V。(3)6W。(4)两个灯泡串联到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增大,流过每一个灯泡的电流减下,每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降低,因此灯泡不容易烧坏。

搞清楚点,看不清怎么回答

你发的的文字看不清,请再发一张清晰的。

数学中考题

2007初三数学中考复习09函数(一)康金飞

问,角b=60,角peb=90,则角epb=30,be=bp/2=pc.角epb=30,角epf=60,则角fpc=90.pe=pf,又因为∠epf=60.等边就出来了。第二问,∠fpg=90,∠gfp=60,则∠fgp=30,又因为∠ebp=60,则∠geb=30,△gbe是等腰三角形,gb=be。又因为be=bp/2,则△bge的面积等于1/2△bep,三角形bep面积是be乘以pe,2被根号3.则三角形bge面积就是根号3.

1)等边三角形,三角天BPE 与 PFC 全等

PE=PF 且 角EPF=60度

2)GB=2 ,高为根号3 面积为根号3

3)AEPF 为平行四边开,PE=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本站将立刻删除。